分析检测中心概况
分析检测中心前身为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309大队第六队实验室(1956—1958),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华东608队第九队实验室(1959—1963)。1964年,第九队集体由浙江调入四川省西昌市,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川一队实验室。1971年,我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该室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0281部队实验室。1984年军转民成为核工业部西南地质勘探局281大队实验室。1992年核总组发[1992]26号文件命名为核工业西南地质勘探局第一实验室。核工业机构改革属地化以后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川核发[2007]33号《关于组建281分析检测中心的批复》文,恢复组建了现在281分析检测中心。 历史上,本实验室曾为我国的铀矿地质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华东工作期间,原华东608队曾找到和给国家提交了一个中型铀矿床,所属该队的原我室出色完成了探矿和储量计算所有样品的分析检测和岩矿鉴定及有关工艺试验任务,在迁入四川工作期间,又完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样品检测任务和岩矿鉴定任务。在生产上,先后为贵州白马洞、浙江小丘源、福建毛洋头、四川若尔盖、冕宁7101、云南茂麓114、西藏芒康7901等数十个矿床(点)的发现与揭露评价及云南、四川的铀金综合区调做了全过程的分析检测工作。在科研中,完成了数十个科研项目,其中,“矿石中铀、钍、镭标准样品EJB-81”获核工业科技成果奖;《川西南地质(古)火山岩结构构造图册》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发现牦牛坪含钍的稀土矿床,探索和解决了该矿样品难于检测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在该矿点的普查勘探工作中,为世界地质史首次发现了斜方钛铀矿,填补了世界铀矿种类的一个空白,曾获国家首届科学大会国家三级科技成果奖。本中心前身,相继自己研试出了铁铝连续测定、钙镁连续测定方法,并解决了国内长期二氧化硅容量法测定结果不稳的难题。还研试出了新的金分析方法和地矿样品中微量铀的分析等科技成果,均先后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205师首届科学大会成果奖,在全国发行的专业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多篇,这些方法后来陆续被编入国家或行业标准文本。在为地方检测行业服务中,先后为地方筹建了多个小型实验室,为培训化学检测技术人员,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进而在凉山州建立了具有极好的社会信誉和知名度。进一步开展计量认证工作中,本中心于1993年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证书号为:(1994)量认(国)字(F1133)号。1999年认证有效期满,通过了第二次计量认证,证书号为:(2000)量认(国)字(F1133)号。 恢复建室后,2008年5月8日通过了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评审,取得了2008230306E计量认证证书,开展了地质矿产样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放射性和稀有金属、非金属等类别38个检测项的分析检测工作;2010年1月7日,通过了复查扩项评审增加了岩土力学试验:土工试验、水质简分析;2010年4月13日取得了凉山州工商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面向社会提供分析检测的咨询和检测服务。2011年进行了第二次复查换证认证,证书编号:2011230306E;2014年5月9日,通过第三次复查换证及岩石力学试验扩项,取得2014230139E计量认证书。2017年5月17日,通过第四次复查换证,取得172316300273目前,承担着地质矿产样品、岩土力学试验样品,九个类别的83个相关检测(试验)项的分析检测工作。 仪器设备展示 |
|